只在此山中

2018-09-05 10:27:35 djx526 17

只在此山中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——闲说王犇的西进通途

■ 东 平

有句诗说“至近至远东西”,自诩东方古国的我们,跟“西”好像一直保持着似断似连的哲学关系。人们的眼睛总是希望看到高远的风景,那样的角度,是仰望内心的态度。

除了大家熟知的玄奘西行,近代陈毅也有一首《西行》:“万里西行急,乘风御太空。不因鹏翼展,哪得鸟途通?”王犇新近创作的的《西进通途》,仿佛是在述说着一个国家的希望之路。而创作的过程中,也可以看出作者艺术旅途中的坚实足迹;作为秦人的王犇,向往高古、向往游侠气质,不但心里存有一份对西部大山大河的敬畏,还把这份情怀渗透到他的笔墨里,传递给外界。看看那些山!是秦岭是昆仑抑或是太行?物象中具体是哪里的山已不重要,只要在构图上、在气韵上能体现出大西北的恢宏,勾勒出丝路的朝晖,并通过大山的载体传递出正能量,才是作者的苦心之处。看山相熟,又觉生。这种感觉,杂糅着对山的膜拜;棱角分明的赤色绝壁,山石的错落参差带给人视觉上强烈冲击的同时,更直达人心,那是身为秦人的画者对秦之山生发于心的永恒的赞颂。山势雄阔,云水至柔。蜿蜒的长河,绵绵的山脉,没有孤异的奇峰,却也是阳刚的极致。

绘山之人,必得站于高处,高处能见云。居高,则生雄壮之气。所以这些年王犇走了不少地方,秦岭、青海、新疆、阿尔卑斯、尼泊尔等等,有阳刚之山之处便有他的足迹。最终达成作者现在的“东西互融,南北合璧,同中见异,创我面貌”的独有气象。

尊北而不拒南者,北为画面之大版块大气象,辅以南派的虚空通透与精微描摹,既尊儒又尚玄,面目才可张弛有度。而所谓“东西互融”,“东”是高古的仕气,是不染尘的神秘气韵,是承古而不拟古的文化自觉。从“西”来讲,它是透视的、色彩的,是充满光影变幻的、立体的,合理的但又不乏弗洛伊德式的臆想;凡此种种东西方元素只要拿捏得当,就必然能营造出一种不同寻常的视觉审美。仿佛在梦境中,从高空中俯视着、翱翔着,间或盘旋至峡谷底仰望,晨光沐浴着浑雄伟岸的主峰,氤氲出隔空观道的畅达情怀,这就是作者想追求、想表达的通往美意大境的坦途。

2014年12月31日即兴成稿于贤来聚书苑